体验春景 感受美好

2023-04-24 583
分享到:

体验春景  感受美好

张巧林

 

唤起春的回忆

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喜爱春天,如果让他们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脱口而出的大底是“春天真美啊”“春天真漂亮”等等。毕竟一年级的孩子尚小,词语积累还不够丰富,也不能具体的描绘出“美在哪里”“你发现了写什么”。他们在课堂上是积极的、活跃的,只要老师话一落就能高高的举起小手,但一站起来总是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在这节课中,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去发现和描绘春天。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优美的歌曲、丰富的图片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寻找春天

春天到了,我布置的周末实践作业是让父母代孩子们到野外里去观察:春天到了,你看到大自然中有些什么变化?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触景物,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描绘春天

伴随着一首轻松愉快的《春天在哪里》,春姑娘悄然而至,让大家感受到了浓郁的春的气息,然后播放一组春景图,这些美丽的图片一下子唤起了他们的感触。孩子们脱口而出,“春天鸟语花香”,“我看到了柳树长长的辫子”等等。老师适时提示,可以用自己不同的感官来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大多孩子能说出“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我加以点拨:“你看到桃花开得怎么样?会有什么味道呢?”再加上孩子们互相之间的评价,补充,一句句优美生动的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脱口而出:“孩子们笑了,风筝也笑了。”“桃花笑得脸都红了。” “太阳公公一早就出门了”。“柳树甩着长长的辫子,等着春姑娘给她梳头呢!”孩子们还即兴扮演了小树和鸟儿的对话,整个课堂生机勃勃,气味盎然。

  在“颂春天”的环节中,孩子们根据自己语言的积累,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成了一首赞美春天的小诗,他们无比自豪地朗诵着自己写出来的诗歌。在诗歌中释放着属于他们的快乐与烂漫。

展示春天

最后,孩子们展示出了周末和父母一起踏春所画出的画,有赏花的,有种树的,有游戏的……为了让他们更直观感受,我请上了两位语言较为丰富的孩子展示了自己画的春景图,介绍给同学们听,让学生仔细听,学小老师的样子说自己画的春景图,因为有了前面环节的语言积累,孩子们说得顺畅多了,也乐意把自己画上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并能流畅地描述自己的画。我一直觉得这个环节是这堂课最重要的环节,这是孩子们在这堂课中有无收获的最好反馈。在这个部分,抓住“流畅地说”和“要具体说”这两个要点,从范例演示到小组讨论到全班交流,全班评议的形式,使全体学生都有了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发展,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春的反思

我上完之后,心中有几分痛快,但也有几分不踏实。难怪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痛快之一在于我与孩子一道富有童真,意趣,歌唱,创设情景,引领着孩子们轻松快乐进入口语交际的课堂。激发对春天无限热爱与憧憬中。痛快之二在于我赏识孩子们点滴进步,以表扬激励为主。我耐心地倾听着每一位孩子的发言,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用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肯定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如:“乐意接受正确意见的人是进步最快的人。”“你听得仔细说得清楚。”“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真不简单。”“能说完一句完整的话,真不错!”……为学生做好了示范。学生在充分享有发言权,表述自己找到的春天,发表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评价。痛快之三是课前准备充分,孩子们积累了不少精彩的语段,十分自信,大方与大家分享。

不踏实的地方,比如在总结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方法时太过生硬,可以让孩子们在说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还有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更直观、更有效的去感受春天,我没能充分尊重学生实际,总想着预设中的先说书中找到的春天会为后面表达自然中找到春天做好基础。于是硬牵着学生先交流书中找到的春天,这样以至于后面孩子们很难把书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来交流在大自然中找到的春天。如果能将孩子们的体验场放在校园里,放在居住的小区里,我想这样更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更让孩子们有话可说,说得更加有根有据,更加无拘无束地与老师同学交流,都这是我需要并正在思考的地方。

 

 

                    本文曾获德阳市小学语文论文评选一等奖) 

                  作者单位: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618000